今年的鍍鋅加工廠價格,只見下跌,鮮有上漲的;是因為供求過剩?顯然不是主要原因;是因為需求基本面疲軟?庫存降至近幾年低點說明真實需求還是可以的,是原料成本的不斷超跌掏空了鋼價基礎?雖有一定原因,但不是主要。分析師指出,鋼材生產、銷售和終端采購的操作思路轉變、以及緊張的資金壓力,才是鋼價底部難漲的深層次原因;和供求無關、與參與者心境的變化有染。 近期進口礦價震蕩徘徊,國產礦也出現(xiàn)盼漲心理,山東、江蘇等地甚至已開始小幅探漲。但從當前的形勢來看,進口礦港口庫存偏高,且礦山打折行為將會繼續(xù)刺激到貨量,而鋼廠產量卻因需求淡季有下滑可能,因此進口礦價上漲難度較大,受此壓制,國產礦也很難迎來漲勢,故而切勿將個別的挺價行為誤當作反轉的信號。根據(jù)調查顯示,在今年這個火熱的7月里,國內鋼材的產量或出現(xiàn)小幅的增加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,熱軋品種的增量相對明顯。分析人士指出,鍍鋅加工廠產量之所以有明顯的增長,或與其盈利改善有關。 從去年開始,我國鋼材市場的去庫存形勢發(fā)生了微妙的變化;去庫存周期越來越長,也鮮有出現(xiàn)庫存大幅度快速下降的情況;我國鋼材社會庫存的消化,就猶如“溫水煮青蛙”一般,悄無聲息的逐步、緩慢的被終端消化掉;也正是因為這種去庫存模式,給市場造成一種沒感覺的表象,即便想漲價,也感覺毫無著力點;反而在不溫不火的市場環(huán)境中、不知不覺的促進了鋼價的久跌不起。說到底,不管是商家輕庫存避險、還是終端采取分散式采購形式、或者是上游保持積極的生產活動,都是因為要面對同一個壓力,那就是資金緊張;手里沒錢,使得整個鋼鐵產業(yè)鏈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想方設法的加快手中僅有資金的流動周轉率,因而才帶來了鋼鐵產業(yè)鏈上各個流通環(huán)節(jié)的操作思路的改變。 綜上所述,下半年政府將繼續(xù)經(jīng)濟結構調整,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,同時出臺微刺激政策穩(wěn)定經(jīng)濟增長,但是定向調控對鋼鐵需求拉動作用有限,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面臨深度調整的情況下。而資金緊缺、產能過剩等問題長期存在,鋼鐵行業(yè)總體仍處于調整期,下半年鋼價預計波動運行,鍍鋅加工廠在終端需求轉暖的時期會出現(xiàn)階段性反彈。